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20:42:59
为什么孔子

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
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

为什么孔子"述而不作"?
孔子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点醒了对“仁”的自觉,挺立了人之道德主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仁”理解为是一种在推己及人以至物的过程中所生发出来的对他者生命的肯定和培护之情.由此出发,孔子所开创的儒家要求人们在践行自己的生命活动时,自觉地按照仁道原则行事,在处理人与他人、人与世界、人与超越的天地宇宙、人与历史传统之关系的过程中,自觉地抱持一种通过推己及人以寻求生命心灵间之“同体感通”的“仁者情怀”.由此,儒家把人与他人、人与世界、人与超越的天地宇宙、人与历史传统之间的关系都归结为是一种德性生命精神之间同感与贯通的关系.这样,儒家在经典诠释中倡导以一种“仁者情怀”来对待历史文化传统和作为古圣先贤生命精神之凝结的经籍.正是抱持这种在理解者与理解对象之间寻求一种生命心灵间之“同体感通”的“仁者情怀”,孔子对三代特别是周代文化保持了自觉的温情和敬意.他高度赞赏在借鉴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建立的周朝的礼乐制度,主张通过在“因”即沿袭基础上的“损益”来确立当时代的礼仪制度.也正是因为立足于这样的心态,孔子在面对古圣先贤的文献进行理解和诠释活动时,自觉地采取了“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态度.

就是只是讲述(天然存在仁义道德的理论)而不是自己所创作出来的意思,对比之下,许多人一发现什么现象马上就以自己命名什么的,便更能衬托出夫子的谦虚与耿直。我是儒学初学者,这仅是我个人见解,分享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