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5:09:46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谓始皇帝也.
儿时历难 少年成帝王.
励精图治 十年灭六国.
政治改革 建立大秦国.
焚书坑儒 苛政猛于虎.
向东求仙 寿终却归西.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赵国邯郸,是秦庄襄王与吕不韦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说秦始皇为吕不韦之子.出生后,姓赵.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死,嬴政即秦王位,时年13岁.相国吕不韦掌握实权.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政加冕亲政.这年,宦官嫪毒发动宫廷政变,秦始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围剿长信侯嫪毒,并悬赏说:“有生得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史记·秦始皇本纪》).将把叛乱者一网打尽.第二年,又借嫪毒事件,免去“仲父”吕不韦的相国职务,把朝政大权收回到自己手中.又听从李斯之议,继续重用客卿,定下金帛利诱与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方略,加快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乘赵攻燕之机,遣军由南北两路攻赵,夺占赵国大片地区.十三年,桓齮攻赵国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10万.十四年,在攻平阳,取宜安,破赵军,杀赵将.桓齮定平阳、武城.十七年,派内史腾灭韩,俘韩王安.将韩国设为三川郡.
十八年,用计离间赵国君臣,除去曾两次大败秦军的赵国良将李牧.十九年三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东阳(太行山以东).颜聚惧逃.十月,王翦、羌瘣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代(今河北蔚县四北),自立为王.但此时赵国已名存实亡,秦于赵地设邯郸郡.代地赵军与燕军联合驻上谷易水(今河北怀来西北),企图阻止秦军继续北进.二十一年(前227年)又为秦军击败.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率军在攻灭燕赵残余势力后,破代,俘代王嘉,赵彻底灭亡.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被秦王发现,将荆轲体解.秦王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出兵攻秦军,秦军在易水之西破燕军.二十一年,王贲攻蓟(今北京西南),破燕太子军,夺取蓟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卫军逃辽东(今辽宁辽阳).秦将李信带兵乘胜追击至衍水(今辽宁太子河),再败太子丹军,消灭了燕军主力.燕王杀太子丹向秦求和,秦国未允.但鉴于燕、赵的残余势力已不足为患,为集中兵力攻魏、楚,故暂停进攻.
二十二年,秦王遣王贲攻魏,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同年,秦将李信和蒙武在楚地被楚将项燕打败,遭到重创.二十三年,秦王亲自登名将王翦之门谢过,请其出征.王翦和蒙武率领60万大军再攻楚国,在蕲(今安徽宿州东南)南大败楚军,杀死楚将项燕.秦军乘势攻取了楚国的许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楚国全部土地.秦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同年,在灭楚、魏之后,秦王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设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及辽东郡等.
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临淄北).齐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秦王政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西周末年以来诸侯长期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自称皇帝,追庄襄王为太上皇.
秦始皇称帝后,频繁用兵,开疆拓地.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调发数十万人,三攻岭南,占领百越之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又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军队北击匈奴,收复被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迫匈奴退往阴山以北.为了防止匈奴的侵扰,他把昔日秦、赵、燕所筑的长城加以修缮,连接成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又南征百越,设置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傍)阴山至辽东”.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力,秦始皇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政体,否定了丞相王绾提出的恢复分封制的主张,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后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县置县令,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事务.这一政治体制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控制,开创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为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
为巩固中央统治,秦始皇下令收缴天下兵器,并将六国贵族和豪富12万户迁到咸阳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制.同时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两条驰道:一条东通海边;一条南入吴楚,以便一旦发生叛乱,迅速调动军队镇压.秦始皇还多次到各地巡游,以“威服海内”.
在经济上,秦始皇于公元前216年发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度,又下令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以加强各地区的经济交流.
在思想领域,秦始皇为了打击儒生淳于越等反对郡县制的言论,稳定民心,维护皇帝的权威,他采纳了李斯的主张,下令除了医药、卜筮、种植(指农业)之书、秦国史书和博士官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外,其它书籍一律烧毁.次年,又因为方士侯生、卢生违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结果活埋400多名儒生,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陵墓.仅阿房宫和骊山墓两项工程,就动用了70余万人力,给劳动人民带来繁赋重役和饥寒交迫,激起人民起来反抗,为秦朝的迅速灭亡种下祸根.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患病,七月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死后不入,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
点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绩在中国帝王中也只有数人能与之相比.虽然他在晚年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他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评论的:“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将冶铁、煮盐收归宫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初对边疆民族问题主要采取安抚和亲政策.汉武帝改变过去的方针,通过战争开拓疆域.他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他们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汉武帝统治晚期,由于连年征战,徭役加重.他又大兴土木,耗费巨大.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增加捐税,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爆发.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下"罪己诏",表示对过失的追悔.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逝,庙号为世宗,谥武帝.
汉武帝
功:
政治: 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古代史》p35)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古代史》p35);
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古代史》p35)
经济:
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古代史》p31)
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古代史》p31)
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古代史》p37~28)
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古代史》p31)
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古代史》p31)
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古代史》p41)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古代史》p42)
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史》p43)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古代史》p43)
⑤和日本、朝鲜交往.(《古代史》p44)
不足: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②好大喜功,连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虽然是匈奴再不能与西汉抗衡,保护了中原农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巨额沉重的军费,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他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又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致使百姓疲劳,很多人被迫作了盗贼,与秦始皇没有多少不同.但为什么秦朝因此会灭亡,汉朝却因此兴盛呢?是因为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能接受忠正刚直之人谏言,厌恶被人欺瞒蒙蔽,始终喜好贤才,赏罚严明.到晚年又能改变以往的过失,将继承人托付给合适的大臣.有错而改之,晚年的觉醒是他真正成为一代名帝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