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试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5:38:17
高中哲学试卷

高中哲学试卷
高中哲学试卷

高中哲学试卷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80分.
1、20世纪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深深的印记.科学技术成十成百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平均寿命.这说明(c)
A、只有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就能成功
B、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
D、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黄河下游滩区的一些农民,为扩大耕地面积,在黄河大堤内沿河道又修筑生产堤,把河道挤的非常窄.经几年河沙淤积,生产堤内比堤外地面高出数尺,一旦决口,生产堤外农作物就会被洪水深深淹没,且河水排不出去,造成绝收.这一事实说明(a)
A.、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B、发展生产和生态环境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
C、发展农业生产不能走扩大耕地面积之路
D、国务院禁止打生产堤是执行了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3、人们在充分认识森林的经济价值时,却忽视了它的生态价值以及过度砍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样不仅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d)
A、人们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
B、价值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重要性
4、一材料介绍说:“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遂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b)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认识来源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5、从2000年10开始,国务院要求大力开展打假活动.假冒伪劣商品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究其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所致.从哲学角度看,地方保护主义违背了(c)
(1)联系、发展、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3)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相统一的原理
(4)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
A.、(1)(2)(3)(4) B、(1)(2)(3) C、(1)(3)(4) D、(3)(4)
6、200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中,我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黄继光、杨根思被授予特等英雄.这表明(B)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独特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宋朝陈模说:“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其所系甚大.”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B)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整体和局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8、实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同度自治”,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新事业.只有实行这些方针,港澳繁荣稳定的局面才能得到保持,并不断发展.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C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是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
C.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D.只要依法办事,港澳就能保持繁荣、稳定?
9、澳大利亚有几千万头牛,每天排出的几亿堆牛粪不仅要覆盖成百万亩草场,而且还滋生苍蝇,更是害上加害.蜣螂则是清除牛粪的能手,为此,澳大利亚从我国引进了大批蜣螂.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 )?
A.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B.事物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C.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D.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10、有人在办某事以后说,这件事办得毫无结果.“这件事”是否只有原因,而无结果?在你看来应该是: ( B )?
A.无结果.因为原因与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B.有结果.因为原因与结果不可分,有其因,必有其果?
C.无结果.因为有时办事确实达不到自己的目的?
D.有结果.因为相继出现的现象具有因果联系.?
11、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些作物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其产量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D )?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C.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2、我们青年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只有了解祖国的昨天,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这说明:? ( B )
A.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B.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
C.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局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D.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13、狐狸总是昼伏夜出,进行捕获措物的活动,它总盼望太阳别出来.当公鸡鸣叫时,白天就要降临,狐狸以为是公鸡把太阳叫出来的,就把公鸡咬死了.但是尽管没有公鸡报晓,太阳仍旧出来了.这则寓言表明? ( A )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因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
C.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不稳定的?
D.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14、综合分析国内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200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左右,这个增长速度是就全国来说的,各地情况不同,增长速度有高有低.这表明:( A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各地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③.做工作应把握事物的本质与主流?
④.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可能有共同之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是说( A )
A.理论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B.理论对实践有决定作用?
C.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D.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16、嘉善县有位青年农民,投资12万元承包了155亩水苗的渔塘.在九八抗洪救灾中,为了保住上游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当上级决定在鱼塘接壤处炸堤分洪时,他毫无怨言,并做好家里老人的工作.他说:“我们虽有点牺牲,但国家和人民可以少受点损失.”这一事实说明这位青年农民: ( C )
①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
②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心中有国家、集体和他人?
④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人们总是不断地从当时当地的社会存在出发,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理想,总是在一个奋斗目标实现之后,又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人类社会就这样在不断追求和实现理想的奋斗中前进的.”这句话说明: ( D )
A.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
B.任何理想对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C.人们理想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相统一?
D.理想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首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 D )
A.一个人的知识由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组成.?
B.书本知识是浅显的,不如实际知识丰富深刻.?
C.书本知识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践检验?
D.既要刻苦读书,更要注重实践.
2000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发表了题为《全球变暖与陆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报告.该报告说,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100年全世界将有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大量物种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请据次回答19~22题.
19、地球变暖是因为地球大气中下列物质增加而导致( A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硅D、氟利昻
20、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有( C )
①滥砍滥伐
②太阳风暴
③工业排放量大
④臭氧层空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地球的变暖将导致大量物种不能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这说明(A)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
C、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D、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方案
22、生存环境的日夜恶化告诫人类(A)
①各国政府都应当把保护环境列入重要日程
②人们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密切关注环境问题
③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落后的国家、地区在发展起步时可以先不考虑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正确地揭示了(D)
A、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
C、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4、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情商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比智商更重要.而情商的高低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相关.从哲学上看,情商的实质是指(C)
A、人们的感情是否丰富,兴趣是否广泛
B、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性格和气质
C、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D、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
25、“看云识天气”,“听水识鱼群”说明了(D)
A、有些人生来是天才
B、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
C、间接经验来自书本,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D、透过现象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26、大禹治水,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和“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此数所由生也”,“此数”即指勾股定理.这个传说表明(C)
A、实践是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警句格言表明(C)
A、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B、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
C、理想转化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
D、只要艰苦奋斗,理想就一定能够转化为现实
28、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社会存在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下面关于理想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有(D)
A、理想总是推动着人们不断地走向进步
B、跨世纪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全国人民能否形成共同理想
C、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D、崇高的理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和产业在世界各地兴起.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接受远程教育,病人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医生交流,顾客可以通过网络购买所需商品.据此回答29~31题.
29、上述事实表明(C)
A、科技的发展使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矛盾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30、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益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垃圾信息.着启示我们(A)
A、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限制网络的快速发展
C、要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
D、网络是高科技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
31、“满招损,谦受益”,说明(D)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尽管人类对月球已作过大量的观测和月球样品的分析,但是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模糊不清”.结合材料回答32~33题.
32、上述材料说明(D)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C、世界上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D、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
33、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就上述材料可以作出如下结论(A)
①有了丰富而正确的感性材料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模糊不清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现状清晰的认识
③理性认识以来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④科学实验是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三条原则:一是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完整的;二是中国只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参加;三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权利和义务应该是平衡的.结合材料回答34~35题.
34、这些原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事物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B、矛盾是普遍的,人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C、原则可以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D、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互相联系互相决定的
35、我国之所以提出这些原则是(D)
A、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
B、因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C、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D、我国国家利益决定的
36、“强者,叫人敬佩抑或叫人嫉妒,但不会被人小看;弱者,叫人同情抑或叫人宽容,却难以被人高看.”这段话告诉人们(C)
①看问题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②坚持两点论可以不讲重点论
③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
④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7、教育学生只传授给学生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不能使人成大器.此观点包含的哲理是(B)
A、对于人的成才来说,经验和教训同样重要
B、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C、教育者应当在运动中具体把握成才的规律
D、一个人能否成才,要具体分析他积累的经验和接受的教训
38、分析和综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做到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必须抓住贯穿于其中的核心.这个核心是(C)
A、区别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39、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C)
A、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B、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D、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40、去年底今年初,南京市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建设,在这过程中,先后有三位局长被撤职或免职,与此同时,南京市委还提出“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从哲学上看,是因为(B)
A、整体和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二、主观题(每题10分,两题共2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更好的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目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主席亲自为保护区题写区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总面积31.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三江源地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据科学家初步计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境内湖泊萎缩,湿地、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剧烈发展,生物种类及数量锐减.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建立保护区是响应***主席“再造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伟大号召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
(1)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说明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什么战略?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何重要意义?
(3)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从哲学角度说明人们价值观的转变.
(4)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体现什么政治常识的道理?
参考答案:
(1)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江河源头生态系统,保护好高原湿地,为高原特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有利于保护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极”自然景观;有利于促进源头地区和中下游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向来存在着用什么价值观指导问题.
在江河源头和流域滥伐森林、陡坡耕作,加快了土壤侵蚀,导致河道和水库泥沙淤积,造成洪水泛滥和水电站寿命缩短.这种做法只注重了森林草场的经济价值,却忽视了它们的生态价值,从而损害了人们的根本利益.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是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树立的重要表现.
(4)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体现了我国政府搞好公共服务的国家职能.国家为了保障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42、***同志指出:“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会不断深化,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各方面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所采取的方针、政策也必然会有所调整.”?
试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们认识了某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后,认识运动为什么没有结束,还要深化和发展?
参考答案:
上述材料集中说明了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1)人们对同一类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比较深刻到更为深刻的过程.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每一层次上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不断地深化认识.人们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认识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不同类型的事物、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和规律,人们应当不断地扩展认识,以便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志论述的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就是党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对社会主义建设辩证认识的重大成果和科学总结.?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所以,人的认识应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向前推移,修正错误,丰富和完善真理性的认识,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志提出的深化认识、调整政策、解决矛盾、促进发展,就是这一原理的客观要求和体现.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