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中鲁四叔的人物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1:25:10
《祝福》 中鲁四叔的人物赏析

《祝福》 中鲁四叔的人物赏析
《祝福》 中鲁四叔的人物赏析

《祝福》 中鲁四叔的人物赏析
短小说,大视角‐‐试论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文化革命的主将”①的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小说创作上,作出了独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的小说虽然没有长篇,只有短篇,然而其短篇小说却以深刻的思想意蕴,独特而高超的艺术手法而独树一帜,熠熠生辉.《呐喊》与《彷徨》的写作,是鲁迅十年郁结于心的一次喷发.他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典型,构成了旧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这是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沉默的国民,底层的人们,意思是在捣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②鲁迅的小说都是短篇,却以阔大的视野,从更深广的角度去审度国民性,关注社会人生.鲁迅自己说:“我只不过想利用小说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写小说必须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③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是“五四”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人和事:麻木的农民,悲惨的妇女,潦倒的知识分子,平庸的市民,这些人物典型超越时空,能够传达出深广的审美意义,是能够给人以无限启示和震撼的艺术形象.鲁迅最关注的是病态社会病态的人们,这些不幸的人们受到种种精神毒害,他要进入到他们其实很痛苦的精神世界,“揭示精神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充分显示了鲁迅精神界战士的特点.鲁迅不愧是伟大的灵魂的审问者.
(一)
在《呐喊》小说集,鲁迅通过塑造《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阿Q正传》中的钱太爷、赵太爷等人物形象,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残忍、冷酷、无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假仁假义,假学道及其“吃人”的凶残本质,为一个社会的行将没落敲响了丧钟,其审美倾向和价值及其深沉广阔.
《狂人日记》讲述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狂人的变态心理的描述,鲁迅表达了一个“五四”启蒙思想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小说以象征、暗示等手法,暴露出几千年被奉为规范和准则的封建道德,和‘吃人’联系了起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④狂人表面上是一个“迫害狂”患者,总是疑心会被别人陷害.他的病态心理,虚妄幻觉似乎验证了一个迫害狂的精神病症.但实际上,狂人却是一个清醒的斗士.他从自己的生存处境出发,批判了一个“吃人”社会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在封建礼教、家族伦理的支配下,已经变得日益凶残与荒诞.狂人以自己非理性的生命直觉,一眼洞穿了现实社会的虚伪.他看到“吃人”者具有“狮子一样的凶心,兔子似的怯懦,狐狸似的狡猾.”鲁迅借狂人首先表达了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教的启蒙思想,与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启蒙精神遥相呼应.而借助狂人的生命直觉,鲁迅也回答了一个合斯托米式的问题.鲁迅笔下的狂人的理论以及认识,实际上就是对个体生命的捍卫.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别人侵害的生命直觉.狂人以最原始的生命体验出发,与“吃人”的历史相抗争.这种抗争彻底戳穿了封建礼教温情脉脉的虚伪面纱,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个体内心的生命体验和存在处境纳入了新文学的描写范畴.“狂人这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表现了对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警告老大的中华民族不要死抱住吃人的封建旧传统不肯改变.”⑤所以,作品塑造狂人的深刻处,不仅在于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其中更隐含着鲁迅对启蒙思想的反思,其审美意义非同凡响.
鲁四爷、赵七爷、钱太爷等封建地主,“是一个个封闭型的封建小王国的土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农民实行专制统治和敲骨吸髓的剥削.”⑥小说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展示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剥削、掠夺、虐杀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的毒害的深广.
以上人物均出自《呐喊》小说集.鲁迅的《呐喊》序言,真实地记述了他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够到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愚昧、冷酷、贫弱和落后.记述了他为改造人民处境和国家命运的紧张探索.“我们在《呐喊》中所感触到的,便正是他深深寄寓期间的那种忧愤.这忧愤包孕着他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向往,污秽中对纯洁的渴望,麻木中对清醒的寻求,濒临绝望时对新的社会、对新的生命的期盼.其间体现出哲人兼诗人所具有的那种众醉独醒的时代敏感和意识到大任降身的历史责任感.鲁迅这时期表达的对祖国命运的担忧,着眼于未来的苦苦追求,不能不容进他的审美意识,渗透于《呐喊》及其人物形象之中.”⑦
(二)
《呐喊》以更多的篇什描写农民,写农民物质上的“痛苦”,更侧重写农民精神上的“苦痛”.《阿Q正传》中的阿Q、小D、王胡子,《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七斤嫂和村人等等,作品在广阔的背景上展开对农民生活命运的描写.鲁迅本着“为人生”,对一个个农民形象给予了深刻的同情;更本着“为社会”,提出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对农民强有力的思想启蒙,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走向反抗和解放的道路,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
《阿Q正传》所写未庄是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阿Q则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生活十分悲惨.其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真正地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行动.除精神胜利法以外,他主观、狭隘、保守.他还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种种影响,深恶造反等.塑造出阿Q的形象,是鲁迅对中国文学史的重大贡献之一,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和审美倾向.其一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思考.精神胜利法是近代社会形成的一种社会思潮.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中国的魂灵”.⑧阿Q这一典型,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边照出自己的形象来,具有深刻的针砭作用.其二,把阿Q放在民主革命风暴中加以考察,说明阿Q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辛亥革命没有依靠作为民主革命主力的农民群众,没有一个强大的宣传和启蒙运动,农民处于不觉醒状态.而没有广大农民参与的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必然是妥协的,甚至是换汤不换药的革命.小说通过想要革命反而被枪杀的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醒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注意了依靠群众,启发农民精神觉醒,所以取得了胜利.
《风波》也把农民放在重大社会事件中去考察.农民七斤在辛亥革命中被革命党剪去辫子,可在张勋复辟所引起的辫子事件中,面对满脑子帝制忠君思想的赵七爷的恫吓,七斤只得为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泼辣的七斤嫂也对赵七爷低声下气,对七斤大声责骂.而面对此情此景,村人反觉得“畅快”.这表明,民主革命如果没有建筑在广大农民觉醒觉悟的基础上,即使小如剪辫子这样的改革,也非易事.作品反映辛亥革命没有启发农民觉悟,与《阿Q正传》有异曲同工之审美特征.而《故乡》中,闰土对我的一声“老爷”,表现出等级社会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三)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它继续描写封建主义吃人的本质悲剧.与《呐喊》不同的是,作品中的不幸的人们,主要是农村劳动妇女和新知识分子.《祝福》中的祥林嫂,《离婚》里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等等,鲁迅通过塑造这些妇女形象,启发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才能取得真正的解放.
《祝福》中的祥林嫂,被婆婆卖到深山,后又被大伯收去房子赶出贺家.她第二次到鲁镇遭遇极其悲惨,鲁四老爷不让祥林嫂在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祥林嫂捐门槛赎罪却不能,最后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通过祥林嫂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压迫祥林嫂的是从夫权到神权,从物质到精神,从阳间到阴间,从鲁四老爷到贫民百姓.这张封建大网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离婚》里的爱姑,不能忍受丈夫另有新欢而进行反抗,但在七大人的威风下终于屈服.她们的悲剧,深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对妇女压迫的惨重,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伤逝》中的子君,是受到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但同样摆脱不了封建社会给她的悲剧命运.这说明,个性解放的思想由于自身存在的弊端,不可能在根本上实现“五四”青年的解放梦想.如果个性解放离开了社会变革,那么,即使是子君这样的一个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知识女性,也只能在旧势力的压迫下,重新回到封建家庭.子君的命运,就像鲁迅所说,如果社会没有变革,即使“娜拉”们因个性解放而走到了社会上,恐怕也只有堕落和回来这两条路.
鲁迅通过旧中国妇女的幸酸血泪史,昭示人们:要彻底解除旧中国妇女身上的封建枷锁,就必须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于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扫荡这些噬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⑨才有真正的自由,才有美好的明天.这,正是鲁迅塑造的妇女群像的审美价值所在.
(四)
《彷徨》小说集中的好些篇什,塑造了众多“新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幸福的家庭》中的作家夫妇等等所谓的新知识分子,他们曾受到过近代启蒙思想的教育,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资产阶级进步思想.他们是近代中国最先觉醒的分子.小说一方面描写黑暗势力对这些觉醒者、反抗者的压迫,描写封建统治思想仍然是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习惯传统,觉醒者几乎是和整个社会相矛盾而成为孤独者、异类的.作品对新知识分子们在近代所信奉的个性解放思想和所走的个人奋斗的道路,对他们的优点和弱点,都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分析.这些人物形象表明,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应该另寻新路,这正是作者塑造一系列新知识分子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所在.
《孤独者》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激进者如何走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魏连殳和鲁迅一样,也是个近代知识分子,他学生物,教历史,爱读书写作,也因为写文章而遭人攻击.这些经历都和鲁迅十分相似,甚至连外貌也相像,矮小瘦削,头发蓬松,须眉浓黑,两眼在发光.他的孤独与其说是外界强加的,毋宁说是自己制造的.最后,当他的生活目的被夺去时,他终于走向了毁灭的道路.他最后的“堕落”也有些像“狂人”的结局.
魏连殳的悲剧,主要原因是经济上的,是生存、温饱的问题.这样的生存环境,恰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挫折,启蒙思想逐渐落潮之际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孤独者》与其说是在讲述魏连殳的故事,倒不如说是鲁迅在卸下自己的面具,袒露血肉,进行自我解剖的作品.这是一种反抗绝望、勇敢正视人的生存困境的生存哲学,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自剖的精神.
魏连殳、N先生、吕纬甫、涓生和子君、作家夫妇等等,鲁迅笔下的苦闷者,思考着的知识者,在诉说、表现孤独的过程中,就显示出一种摆脱孤独的去向或努力.这类人物的特征是,他们已经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但由于传统封建思想势力过于强大,他们的理想终于走向了毁灭.由于思想的觉醒,这类人物的内心是丰富的,但由于传统思想势力的强大,他们的内心愿望极难转化为外部的行动,在反封建的行动上受到了环境条件的强力限制.鲁迅在塑造这类人物的过程中,大量运用了人物心理刻画和人物内心的独白,细腻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痛苦的经历.
鲁迅先生“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文学素养为基础,为了改变国民的灵魂,挽救多灾多难的祖国,才从事文学创作的.”⑩鲁迅说,他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鲁迅之所以特别关注中国底层的“不幸的人们”,就是因为他们被剥杀了说话的权利,他们处在被遮蔽、被抹杀、被压抑的地位.但是,这些下层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不是花鸟,而是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要求的独立的人.“鲁迅在小说中那忧国忧民的种种深沉复杂的思想感情,正是他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诚挚爱恋,才毫不容忍置祖国于贫弱黑暗、沦人民于愚昧落后的封建制度的继续存在,而热切地寻求改革社会的道路.”? 在鲁迅的创作活动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他审美主体的精神特征.“综观鲁迅小说中对客观现实社会所作的审美评价,其美学价值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对封建制度弊病的揭露,已超越一般小说停留在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方面而达于精神毒害的深度,还在于具体揭示和剖析了作为这一毒害手段的那建立在古老未僵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意识形态的核心,即为适应封建制度而需要而获得畸形发展的孔孟、老庄思想.”? 而这一审美倾向、意义,是通过小说众多的人物典型而实现的,这不能不使我们对于这位语言大师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和艺术的善美境界深为叹服:短小说,大视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