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大运河介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8:21:10
元朝的大运河介绍

元朝的大运河介绍
元朝的大运河介绍

元朝的大运河介绍
元朝的大运河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
- 济州河和会通河.从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到东南产粮区,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大都和通州之间、临清和济州之间没有便捷的水道相通,或者原有的河道被堵塞了,或者原来根本没有河道.因此,南北水道贯通的关键就是在这两个区间修建新的人工河道.在临清和济州之间的运河,元朝分两期修建,先开济州河,再开会通河.济州河南起济州(今济宁市)南面的鲁桥镇,北到须城(在今东平县)的安山,长150里.人们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以汶水和泗水为水源,修建闸坝,开凿渠道,以通漕运.会通河南起须城的安山,接济州河,凿渠向北,经聊城,到临清接卫河,长250里.它同济州河一样,在河上也建立了许多闸坝.这两段运河凿成后,南方的粮船可以经此取道卫河、白河,到达通州.会通河是元代时为了使大运河南北贯通而修凿的,河上曾建闸三十一座,以调节流量,故名闸河.但因水源不稳定,河道时患浅滩,不胜重载,故元一代漕粮北运仍以海道为主;元末,会通河废弃不用.
- 坝河和通惠河.由於旧有的河道通航能力很小,元朝很需要在大都与通州之间修建一条运输能力较大的运河,以便把由海运、河运集中到通州的粮食,转运到大都.於是相继开凿了坝河和通惠河.首先兴建的坝河,西起大都光熙门(今北京东直门北面,当年这里是主要粮仓所在地),向东到通州城北,接温榆河.这条水道长约20多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差距20米左右,河道的比降较大.为了便於保存河水,利於粮船通航,河道上建有七座闸坝,因而这条运河被称为坝河.后来因坝河水源不足,水道不畅,元朝又开凿了通惠河.1292-1293年,负责水利的都水监郭守敬(1231-1316年),从昌平引水源到积水潭集蓄起来,然后经皇城东侧南流,东南去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东至通州接白河.全长82公里.这条新的人工河道,被忽必烈命名为通惠河.通惠河建成后,从南方来的大批漕船可直达城内积水潭.积水潭成了繁华的码头,“舳舻蔽水”,热闹非常.元朝开凿运河的几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运河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目前国外著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我国的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1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