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的定义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8:14:03
小品文的定义是什么?

小品文的定义是什么?
小品文的定义是什么?

小品文的定义是什么?
小品文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
  相关知识点的阅读:
  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文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小品文的名称并不始于明清.
  小品一词,来自佛学,本指的是佛经的节本.小品是相对于大品而言的,是篇幅上的区分,而不是题材或体裁的区分.
  小品一词后来运用到文学领域,同样也没有严格的明确的定义,凡是短篇杂记一类的文章,均可称之为小品文.
  题材的包容和体裁的自由,可以说是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尺牍、游记、日记、序跋、辞赋、小说等文体都可以是小品文.
  小品文作为文体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在晚明阶段.
  而小品文的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晚明小品文的兴盛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社会风尚和思潮影响分不开的.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
  小品文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误思想,抨击腐朽事物的杂文.
  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分类
  因内容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
  详细说明
  散文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在现代中国,20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30年代前期,小品文盛极一时,多样竞荣,并出现对立的创作倾向和思想论争.林语堂等人推崇晚明小品文,提倡幽默小品文、闲适小品文,把小品文视为个人独抒性灵、消闲自娱的形式.鲁迅等人强调小品文的现实战斗性和审美愉悦感的统一,倡导生活速写、讽刺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和历史小品文,坚持和发展了现代小品文的现代化、革命化、平民化方向.此后,闲适性小品文趋于衰落,敏锐感应社会现实的小品文获得很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小品文的类别和风格日趋多样化.
  小品文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几度兴盛,明代是小品文观念的成熟期,也是创作的旺盛期.明人的小品文观念奠定了后代小品文观念的基础,其创作风格也深刻地影响着后人.小品文从无一席之地到受到人们的追捧,是明代文学先驱们赋予小品文以精神魂魄,使其名正言顺,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代有更替,人们对小品文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一直青睐有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林语堂、周作人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作家,高举“闲适”文学的大旗,对明代小品文推崇备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和发展,小品文再度兴盛.至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文学审美观念的成熟,小品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越发引人重视,小品文再掀热潮.一种文学样式的兴盛,必然会令人反思.之前学人有对小品文的名称、特点作探讨的,而对小品文的流变作探讨的文章则显得不足;对现当代的小品文发展有梳理,而对明代以前的小品文流变史则少探讨.文学的发展有着历史继承性,本文通过对明人与后人小品文观念的对比,重新界定“小文”、“小说”与小品文的区别,对后人过于宽泛的小品文概念作辨析,更加明确小品文的概念,以此探讨其源头,并对其流变史作一分析总结,希冀对当代研究有所裨益.
  明朝前概况
  据专家考证,“小品”一词,晋代已经出现.《世说新语·文学》中有:“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刘孝标注云:“释氏《辨空经》,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又有人认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即这类佛经的简本通常称为“小品.”到晚明后期“小品”一词开始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专指某种类型的作品,有用以名集者,如《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陈继儒)、《无梦集园小品》(陈仁锡)、《文饭小品》(王思任);亦有用以名各种选本的,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
  小品文的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写、随笔、杂感(或称杂文),寓言、序、尺牍等.这些文体在古人看来,与诗文正统文学相比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故在古代分类的文体论中,不见有单独的“小品文”一类.中国的文体论,发轫于魏晋,盛于齐梁以后.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把文分为奏议、书论、铭诔;陆机的《文赋》将文体分为九类,即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属于“文”的有六种;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中也把文分为九类:诗、颂、赋、七、箴、铭、诔、哀、碑,属于文的有五种.至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著名的文、笔说,“无韵者笔也”,笔指各种散体文,他所列的二十种文体中,属于无韵文的有十种,还出现了“杂文”这一名称(不过它属于韵文),就是还没有“小品文”.梁·昭明太子的《文选》将诗文分为三十八类,属于散文的有二十一种;到了明代吴讷的《文章辨体》和徐师曾的《文体明辨》,入选的文体更广泛,分类更细密,前者共分文体五十九类,后者搜罗文体一百二十七类,还是没有提及“小品文”这一名称.
  人们不禁要问:明代小品文如此兴盛,名称的应用如此普遍,为什么出现在明代的二部分类书却没有“小品文”的一席之地呢?分析原因:大约有三:   首先是诸家进行文体分类时,多以文章用途为依据,而小品文并非指专用的某一类文体,故无法单列.
  其次,“小品文”一词的概念,外延模糊,从逻辑上讲,它与许多文体有交叉关系,与某些文体又多重合,比如刘基的《卖相者言》,既可归之于寓言或杂文一类,也可归之为小品文.
  其三,“小品文”在正统文人看来“既不宜说理,也不易传道”,以致于“体裁与风趣,殊纤纤不足道”(陈炼青《论个人笔调的小品文》),故只能是小技、小道.传统的文学观念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应把明道宗经放首位,如《颜氏家训·文章篇》所言:“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小品文是属于“行有余力”而可为之的文字;再与正宗的高文大册(如策论、碑传)以宏正典则为宗、高古浑朴的风格相比,小品文以随意抒发感情为目的,风格比较自由活泼,因此显得不够庄重、严肃,且明代的小品文作家,大多思想离经叛道,自创一种适性任情的文章风格,逸出封建正统文学的常规.而且小品文里面颇有带刺成分,正人君子又多有疮疤,唯恐被刺到痛处,所以小品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为“正统文人”所不齿,所痛恶,斥之为“滥调浮辞,卑不足道”,所以“小品文”终究难登文章的大雅之堂了.
  小品”一词始见于晋代,作为一种文体,它兴盛于明代,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明代小品文最盛,作家对小品文的看法,代表了当时人的观念,如袁中道对小品文特点的阐说,他在《答蔡观察之履》中自述:
  生少也贱,幸免为世法应酬之文,惟模写山情水态以自赏适,终难列作者之林,……近阅《陶周望祭酒集》,选家以文家三尺绳之,皆其庄严整栗之撰,而尽去其有风韵者.不知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于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班、马作文,妙得此法.今东坡可爱者,多在小文小说,其高丈大册,人固不爱也.使尽去之,而独存其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
  这里的小文即指小品文,小说指一则则小故事,多诙谐幽默,富有趣味,由此可见,小文与小说还是有区别的.明代袁宏道的好友江盈科也有《雪涛小说》,但他讲一则则小故事总是有寓意的,有明显的议论文字,与纯粹说小故事的“小说”有所不同,所以还是能归入小品文一类.
  六朝小品中著名篇章最多的应推陶渊明,他的《五柳先生传》、《与子严等疏》都是绝妙好辞,前者诙谐风趣的自画对明代文人的自传文、自为墓志气在风格、手法上的影响很大,后者是一份给五个儿子的疏札,这篇文字虽有训戒、遗嘱的庄重色彩,但读来如叙家常,甚觉亲切.这种如叙家常的笔调对明人特别是归有光潜移默化的影响或多或少总是有的.其他如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杂贴》,陶渊明的《闲情序》、《游斜川序》,谢灵远的《山居赋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等等,都是六朝有名的小品文.
  明朝时期
  小品文的发展到明代,明初是以宋濂、刘基为代表,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燕书》和刘基的《郁离子》继承了柳宗元寓言小品的传统,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锋利遒劲而又蕴含深沉,但他们这些作品大都是元末写的,明代开国以后就很少写“光芒卒不可掩”的寓言作品了.明初写寓言小品的作家还有贝琼、方孝孺、薛瑄等,但因明初屡兴文字狱,寓言小品文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锐利锋芒.到明代中期,归有光如叙家常的小品对明代中后期的小品作家影响匪浅,但当时小品文还没形成气候,像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等人只是偶而为之,并非自觉创作.到明代后期随着文学解放思潮的蓬勃兴起,晚明的小品文也形成了浩大的声势,文学先驱们有意创导,有理论指导,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作家队伍,有李贽、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徐渭、张岱、屠隆、汤显祖、陈继儒、赵南星、李日华,锺惺、王思任、冯梦龙等等,他们的小品文风格各异、体裁多样,在小品文这块艺苑中竞相争奇吐艳,并带动了整个文坛风气的改变.   晚明学者借用佛教中“小品”一词命名篇幅短小的艺术性散文,他们不仅在小品文的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将其发展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明代文学成就的标志,且总结出小品文与正统文学在写作动机上的“一饷之欢”与“千秋之志”的区别,在创作目的上“自娱娱人”与“明教载道”的不同,并指出其小中见大、寸瑜胜尺瑕的审美特点.
  清代时期
  晚明时的袁宏道的[西湖杂记]一书收录的作品初至西湖记、晚游六桥待月记、雨后游六桥记等,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与[湖心亭看雪]等 清时的郑燮(郑板桥)的板桥题画一书.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周作人夏丏尊,徐志摩,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一书,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现代
  现代陈之藩,余光中,琦君,余秋雨,侯文咏,高兴宇,蔡康永等
  散文品种之一.“小品”一词在中国始於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後遂以“小品”统称那些抒写自由﹑篇幅简短的杂记随笔文字.
  20年代所谓“小品文”﹐又称作“小品散文”或“散文小品”﹐系泛指文学体裁中与诗歌﹑戏剧﹑小说并举的散文.30年代上半期﹐小品文盛极一时﹐报纸副刊纷纷开辟专栏﹐1932年 9月林语堂创办的《论语》半月刊﹐是最早专门刊登小品文的杂志.当时﹐对小品文的范围﹐看法不尽相同.有的仍指包容各种体式的文学散文﹐有的侧重於指夹叙夹议的杂感随笔﹐还有的偏重於指抒情散文或指速写之类的叙事散文.一般来说﹐此时和以後所谓“小品文”﹐系指那些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篇幅短小的杂感文字﹐它夹叙夹议地讲一些道理或生动精练地叙述一件事情﹐其特点是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讲究情趣﹐并往往有幽默感和讽刺力量.
  当代
  1934年以后﹐《人间世》半月刊﹑《太白》半月刊﹑《新语林》半月刊以及《文饭小品》月刊﹑《芒种》半月刊﹑《西北风》月刊等以刊登小品文为主的刊物竞相出现﹐同时出现了“科学小品”﹑“历史小品”和“幽默小品”﹑“讽刺小品”等名目﹐以至人们称1934年为“小品文年”或“小品文杂志年”﹐围绕什么是小品文﹐小品文的内容﹑写法和价值﹑倾向等﹐展开了热烈讨论﹐林语堂提倡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人间世〉发刊词》)﹐林语堂﹑周作人写的那些闲适淡远的小品文即其代表.这种主张受到许多人的批评﹐鲁迅等人反对把小品文当作“小摆设”﹐强调它对社会现实的迅速反应和作为“匕首”﹑“投枪”的社会功能(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杂文中的许多篇章便是富有社会意义的小品文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