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简爱和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简爱的1篇格列佛游记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1:26:19
求简爱和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简爱的1篇格列佛游记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求简爱和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简爱的1篇格列佛游记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求简爱和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简爱的1篇
格列佛游记3篇
每篇不少于500字

求简爱和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简爱的1篇格列佛游记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
1.简爱
伟大的泡沫-----《简爱》
来自: Ringo
初读简爱是小学四年级,据今也9年有余了.此间重阅很多名著,类似《飘》、《傲慢与偏见》、《红楼梦》等倍受推崇的女性小说更是枕边常客.然而,我却始终对《简爱》缺乏共鸣.儿时初读只觉味同嚼蜡,乖僻的男女主人公以及满篇洋溢着的狂热独白,以至读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英格拉姆小姐的华丽装扮.大众对《简爱》的如获至宝令我颇为不解.

及至能对人世稍做思考之时,我对《简爱》的反感便不仅限于朦胧的意识了,世间一切之不喜或狂热都自有其因.然当我打开搜索网站,竟未发现任何对《简爱》有所针砭的评论,对一部小说而言,这也确是一个奇迹了.

自尊、灵魂、正直、高尚……当一个泡沫被赋予这许多沉重意义后,自然显得伟大非凡.我承认这部小说确实呼唤着人性最为高尚的部分,然而过于完美、过于高尚的结局就是虚幻.于中我看不到自己,看不到正常的拥有弱点的人性,只觉勉强、做作.

作者自恋与极端追求完美的心态,由于现实的无奈,全被无意识投射到这部小说中.在我们忙着感激《简爱》对我们灵魂的伟大洗礼前,不妨先把它看作作者平衡自我心态的产物吧.

关于人性

人非“性本善”,亦非“性本恶”.世间一切皆如硬币两面,全然美好或彻底丑恶皆为虚假.过于伟大和过于渺小一样值得怀疑.

简爱,不要极至追求人性高尚面吧!抛弃女性天生的被征服欲和娇柔而刻意生涩强硬;抛弃人类动物性的恐惧而刻意勇敢无畏;抛弃对粉饰太平和锦衣玉食的追逐而刻意杜绝人欲;抛弃人天生之自卑感而刻意不卑不亢……恕我实难为之打动,她还是具有完整人性的人吗?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啊,你实在太遥远、虚幻又可笑.

面对英格拉姆小姐的才貌卓绝与高贵富丽,她为何不嫉妒?面对柔美的粉红绸缎,她为何宁着旧衣?面对昂贵精致的面纱,她为何厌之不顾?面对巨额遗产,她为何视若粪土、甚而分之他人?这不仅不令人佩服,以至使人愤怒.

我宁愿看到郝思嘉对着绿天鹅绒帽子神魂颠倒,也不愿看到简爱自诩无欲无求.

“简爱是一代又一代女性心中最平易近人的偶像,她不会难以靠近,她的影子飘散在我们周围.”彻底完美的人格是恐怖,它的存在是对正常人性的压力.

关于独立

“精神独立与物质独立哪个更重要?”,此命题已与“To be or not to be?”一样久远却毫无意义.我看不出精神与物质有甚矛盾之处.当我们拥有其一时用得着排斥另一个吗?

简爱对物质需求的极端排斥,自是出于人性的虚伪.同时,也是生于十九世纪的女作家拘于时代的思想局限.简单说,夏洛特对独立的理解十分狭隘.她笔下女主人公的独立仅限于宁愿饿死也不依求男性(甚至“不依赖”到了病态的地步),但一人肉体不存,何谈精神?“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夏洛特没有意识到,一个拒绝男人的女性无需贫困潦倒,她同样可以成功富有.夏洛特提倡女性走出家庭,却未提出女性创业.这是她所谓“独立”的狭隘之处.

不过,时代局限不属于她的错.我只可惜那许多心怀简爱式幻想的姑娘们,一个即将饿死的人高喊几声“我的精神很高尚”实是很容易的事.

关于世俗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和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样,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这句提出精神平等的著名独白,初也令我为之一震.同时,贫穷低微的女家庭教师与桀骜富有的男雇主突破传统的爱情,也似乎确实昭示着主人公的不拘世俗.

然而,这闪光之处同样伴随着来自作者的俗套.曹雪芹对妙玉之判词为“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此话同契合于简爱,口口声声追求高洁、平等,终不过是无力反抗命运而自欺欺人的庸俗女子.

此书最令人莫名的,乃简爱知晓罗切斯特本有妻子后毅然出走一节.所谓简爱追求地位平等,不甘心做情妇是也.试想,既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既为精神与精神间的爱情,又何惧婚姻制度与世俗名义?又何来妻子、情妇之分?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怜男女主人公突破阶级地位的伟大爱情,竟又倒于世俗的婚姻名义,真真可笑可叹!

另一处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简爱获赠大笔遗产后终以“平等地位”回归男主人公身边.此处的“平等地位”又是世俗社会中所谓之地位.夏洛特在高歌精神后安排此趋同社会规范、符合大众情理的结局,实为一大败笔.可见她依然局限于资产阶级的婚姻制度和道德规范.

……

众所周知,夏洛特在撰写《简爱》时将自己代入角色,她实是为满足自我本能而创作.她的创作使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得以发泄,同时给读者提供了做白日梦的快感.此种自传性创作很难令作者保持理性思考,因而此书颇多偏激与幻想之处,我们身为文学爱好者首先应客观看待,不用忙着歌功颂德.
2.格列佛游记
人类就是耶胡,并且永远都是耶胡
来自: 不敬神的YODA
开始的时候讽刺得再厉害,也是笑着讽刺,而且没有触碰到人类社会的最深处.但是到了最后,就太悲哀了.那已经不是讽刺,那是哭诉.
一本被误解了很久的书
来自: 高粱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误解了这本书,是不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正确理解这本书.而我,是肯定有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本书保有错误的印象,在这印象破碎之后,我听见了我的心咔嚓一声,某处破裂了.

我小时候是看过大人国小人国的动画片的,印象里,这是一部很可爱的动画片,里面充满了奇思妙想,充满了童趣,看的我喜笑颜开,直想跟着格列佛去大人国小人国转一圈,看看那个奇妙的世界.

大人国与小人国,就成了我心里的一个桃花源,一个远离尘世的乐土,每每想起便会微笑.

可是,在长大后,有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了格列佛游记,便忍不住买回了家.当时的本意是想找本快乐的书,想好好的看看,高兴一下的,我那时的想法是,虽然生活里充满了不快乐的事情,但起码我们还可以躲进童话寻到单纯的快乐.可结果呢,我跨进了通往天堂的大门,却掉进了地狱的深渊.这本书,竟是这样的阴郁,越看我的心里越是充满了恶寒,浑身不适,有种无法克制的躁动,几欲冲破身体的束缚,直接冲向茫茫宇宙.

燃烧,毁灭.
这就是这本书留给我的印象.

我在书内的介绍中知道作者后来几近疯癫,终日与马为伴,对着马儿说话.心情更加沉重.

这是一本好书,真实的反应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印象.
可这本书真的不适合阅读呢.
因为,里面没有希望.

在作者的世界里,没有余地.

在他的世界里兜兜转转,是永远也无法找到出路的.

因而,我选择,转身,离开.

我的世界虽也远非完美,我却在里面种满了希望与光明.
两个阴郁的英国人
来自: 阿贵
这个全译本的《格列佛游记》,如果只看后两个部分,肯定不会认为是一本儿童读物.不过,原先,这本书也不是被看成儿童读物的.只是小人国、大人国的离奇想像和生动描述,才让小朋友们感兴趣.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改编本,一般都是改的这两个部分.

第三部分的想像也很离奇,一个像是飞碟的国家,靠磁力漂在一片群岛之上,高高在上统治着下民.飞碟上的人都是贵族,个个精通几何和音乐,吃的面包都切成标准的几何图形.可惜,他们房子却盖得歪七扭八,演奏的音乐也让人不忍卒听.他们总是在沉思,谈话时要专门有个“拍手”提醒,以免在谈话途中突然陷入沉思.这大概是讽刺“哲学王”或者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因此,太艰深了,很少有人感兴趣.我对这部分一个细节最感兴趣,讲到某个国家有不死之人,但这些不死之人活得极其无聊,地位也极其卑贱,他们失去了一切乐趣,还不得不活着.

第四部分是“(马慧)(马因)”和“野胡”的故事.野胡的英文就是“yahoo”.在原书里含义却不怎么好,就是像人,而又集中了人类所有劣根性的动物,又脏又臭,还贪婪,喜欢争斗,互相撕咬.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简直是不想当人了.书中的主人公也是如此.在离开“(马慧)(马因)”的王国后,见到同类就吐,只好隐居在家,几年之后才恢复一点.

如果不把这本书当儿童读物,小人国讲的是政治的肮脏,大人国讲的是人性的可笑,飞碟岛是对所谓理性和科学的嘲弄,野胡则整个是对人性的大批判.越来越悲观.建议悲观的人还是只读前两个部分吧.突然想起《一九八四》来,最后也是让人看不到一丝希望.斯威福特和奥威尔,都是英国人,两个阴郁的英国人.
杂论
来自: 斜阳
格列佛游记很小的时候看的是连环画,对格列佛被绑在地面上喂吃的那个场面震撼了很久,记忆深刻.这次重新翻阅,又对作者就大小对比的描写感到会心.他描写自己在巨人国里看到的人之丑陋及相关解释,让人在忍住呕吐的时候喷饭一笑.

隐约记得明清小说中也有一本类似的故事,讲一个落魄书生上了一条货船打算去见世面也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运气不错,又有商业头脑,一路以货易货见识了各类奇异的人事,有贯胸国,说没有心,胸口是个洞,拿跟竹子一穿就可以抬着走;有快食国,因为消化道是直的,从嘴到肛门不过一瞬,所以他们就不停的吃,就吃自己的排泄物.

我想不起来这书是<孽海花>,<镜花缘>或者其他,摆渡之后发现即非<孽海花>又非<镜花缘>,于是我又被自己的记忆失落了.摆渡明清小说,出来的近五十部小说,没有一部是对的.看来明清小说的盛况比之我所了解的要繁茂的多.

草草翻了一下<孽海花><镜花缘>回忆起部分细节,其实彼时国人的开放程度并不小,至少书中出现了大量的欧洲人物,比如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知道十四奢侈十六暴虐.还提到英国的培根,法国的卢骚,知道他们的知识体系.又想起亨利.索罗对孔孟的了解,中西文化在那个时候通过海路的传播互相渗透其实挺多也很深入的.

可惜,之后的闭关锁国让国人继续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直到吃够了枪弹的苦,才又在民国前后涌现大量文化交流.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1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

全部展开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1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收起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1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

全部展开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1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
读 《格列佛游记》有感2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当"也于事无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可以问问别人对斯威夫特怎么看,来显示自己是"文学青年",更实际地是写一篇不伦不类的读后感交上去凑数。
每当回想起当年看这本名著的时候,历史的沧桑感便涌上了心头,那些日子真是没有成就感受,很失败。一天仅仅十几页,举"目"维艰,冷不防冒上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发自于肺腑啊!
打个比方,读《围城》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就像是用地道战地雷战打鬼子,越打越过瘾,正打在关头上,钱钟书先生将大笔一搁,鬼子投降了;读《骆驼祥子》也挺爽,应该属于三大战役的那种,共军三下五除二地把蒋介石赶到了台湾,我也三下五除二地干掉了老金;但读《格列佛游记》就大不一样了,是一种受罪,就像血战台儿庄一样,拉锯战,特艰苦卓绝,不但要跟斯威特作斗争,还要与瞌睡虫作斗争,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我还是取得了"格列佛大捷",但损失惨重,至今想起来还余悸不已。
因此,此后,看到鲁迅拿着烟斗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总会口不自禁地唱道:"都是你的错,是你骗了我,还让我不知不觉满足被骗的虚荣"……
但是,尽管受了骗,并未影响鲁迅在我心的地位,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斯威夫特是不能与鲁迅同日而语的。
鲁迅,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斯威夫特何许人也?英国十八世纪罪恶腐朽的资产阶级中的一员。他们的阶级属性有着本质区别(如果赶上"文革"就好了,分清敌我很重要啊)。其二,鲁迅是国产的,斯威夫特是洋货(这好像是废话)。至于第三点,我认为是最最重要的,鲁迅的文章虽艰深生涩但我依稀可辨,斯威夫特的译本虽然都是大白话,但我就是不知所言,所言何干。
经过一番换位思考,我作出如下推测:大不列颠的可爱青年们也必然不知道鲁迅在说些什么,要表达些什么,以及"可能吧--那简直就是一定的"那种鲁迅特色的矛盾句式。
他们正如我一样。
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的从小就了解,别人的很少去触及。而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美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 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
我错怪斯威夫特了,我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而后来的斯威夫特也渐渐变得可以理解了,给我的感觉是他很正义。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不是"雅虎")。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有一句话,我认为评论得很经典:以夸张渲染时代的生气,藉荒唐痛斥时代的弊端;在厌恨和悲观背后,应是一种苦涩的忧世情怀。
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知道,《格列佛游记》还需要再读上一遍,抑或是更多遍。这应该是以后的事了。
=======================================================================对简爱,我有的是欣赏和赞美。她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经历不幸却热爱生活,并把爱带给每个需要她的人。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的真实纯粹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也自己的爱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的一生,虽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却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闪亮和美丽。
然而,最打动我心的却是海轮,一个同样充满智慧和爱心的小姑娘。
海伦——我心目中超凡美丽的天使。她超凡,是因为她完全放弃现世,达到了浩淼高远的精神境界,有着难以比拟的忍耐精神。她美丽,毋庸置疑,有哪个人心目中的天使不美丽呢?
海伦的超凡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包括简爱。
海伦因小事受鞭罚,简认为这是无法忍受的。她说:“要是他用那个鞭揍我,我会从她手中夺过来,我会当着他的面把它折断。然而海伦却以圣经中的以德报怨,告之以忍耐既然无可避免就非忍受不可,命中该你忍受的事如果你说受不了,那是软弱和愚蠢的。简惊异而无法理解这种信条,也无法理解和赞同她的宽容,然而她感觉到了海伦是“凭借一种我所看不到的光来考察事物的”。(本段有所引用)
简的反抗精神固然自然率直,令人振奋,但海轮的坚忍宽容更显豁达而耐人寻味。
海伦的超凡在于她能够把真正的智慧和勇气施及他人。
在简受到勃洛克赫斯特的诽谤和污辱时,她看到海伦眼中闪出奇怪的光芒。而且明了那是高智慧和真勇气的流露,凭借着这圣光的支持,简抑制住将要歇斯底里的发作。但简只能以此抚慰自己无助又不安的灵魂,却无法踏入海轮的精神殿堂。(本段有所引用)
这也正说明了海伦的超凡脱俗。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竟有如此虚怀若谷的气度和容纳百川的胸襟,真是可钦,可敬!
然而,天使终归是要回返天堂的——她永远的家。
海伦在人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发出了流星般耀眼的光芒。海轮的一生,有如落日一般辉煌与悲壮,这是一种崇高的美,豁达的美,气势磅礴的美,可歌可泣的美。
还记得那次梦中醒来,努力搜集所有有关海伦的语言和描述。不知为什么,对她的死就是有一种不甘。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发现了一段被自己忽略了的细节,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在海伦的墓碑上有这么一个拉丁文,Resurgam意思是我将再生”。
一股郁结也心胸的感伤终于释怀了。我欣然,释然。“Resurgam”不正象征了海伦的崇高精神永存不灭吗?
我想,这也是对海伦的死的最好的诠释。

收起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而当我翻开书,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

全部展开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而当我翻开书,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他们的国家不会出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所以他们的社会不会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我们的社会虽然不像当时英国那样败落,但也好不到哪去。小偷小摸、乱扔乱丢、破坏公物。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杀人放火、贩毒走私、残暴疯狂。也是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见到的事,都已经不足为奇了。
这么一个浑浊的社会,是要靠我们来澄清的。现在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是可以做我们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头拣起一片垃圾,写一篇环保文章,号召朋友亲戚……这都是我们轻易能做到的。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我们一代一代的努力下,成为像慧因国那样的社会。我愿为此付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点污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