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尊师重教的故事?要400~600的字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01:40:47
谁有尊师重教的故事?要400~600的字数!

谁有尊师重教的故事?要400~600的字数!
谁有尊师重教的故事?
要400~600的字数!

谁有尊师重教的故事?要400~600的字数!
(1)程门立雪: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颢(hao)、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zuo)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2)子贡以太阳、月亮喻孔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为喻,说老师的围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孔子比作太阳和月亮,说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一直守墓6年.
(3)毛泽东敬酒、写贺信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韶山,他邀请自己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席间,毛泽东为老师敬酒,使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则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 徐特立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毛泽东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尊师重教
----《四中校友》50116 p3
1978年4月22日,中国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世纪伟人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谈到尊重教师、提高教师质量时他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08页)的确,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优良的教学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固...

全部展开

尊师重教
----《四中校友》50116 p3
1978年4月22日,中国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世纪伟人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谈到尊重教师、提高教师质量时他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08页)的确,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优良的教学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固不可少,但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批品德高尚、业务专精、以教好学生为第一生命的教师。
为了对我国培养优秀的教师尽点绵力,我于1997年在华南师范大学设立了“星光为了明天”教学奖。奖项分优秀考生奖、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和师范生教学技能优秀奖三种,每年评选一次,于新学年开学初颁奖。
自设立此奖以来,今年已是第八次评奖了。今年共有20人获优秀考生奖;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有一百多位教师参赛,30人获奖;师范生教学技能优秀奖有近2000人参赛,60人获奖。看到这么多人获奖,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年的颁奖大会于9月10日举行。华南师大领导这样决定,是含有深意的,因为9月10日是中国的“教师节”。华南师大的朋友说,在这天颁奖对华南师大的师生来说,是双喜临门。当然,小小的“星光为了明天”教学奖不能和中国的“教师节”相提并论,但领导的深意我是感受到了的,将鼓励我继续为培养优秀的教师尽力。
会后,我在与华南师大师生的交谈中,说到犹太人之所以人才辈出,与尊师重教大有关系。犹太人有个传说,当父亲与老师同时坠入水中,犹太人首先救起的是老师。这虽然是一则传说,但却真实地反映了犹太人尊师重教的观念。
其实,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民族的宝贵传统。比如,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亦称《吕览》),其中的《尊师》一篇,就大谈特谈尊师重教之道。
关于尊师,文章列举了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16位圣贤从师学习的事例,以及子张等6位“刑戮死辱之人”从师学习而成为“天下名士显人”的事例,意在说明无论是圣贤还是不肖之人,只要尊敬老师,努力学习,都能功垂后世,名留青史。
文章还指出:“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同智)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智)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意思是说,教育人是一件极为仁义的事情,求学是一件极为聪明的事情。做仁义的事没有比给人带来利益更大的事了,而给人带来利益没有比给人教育更大的了。做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甚么能够超过求学。
文章说教育人是做最仁义的事,说求学是做最聪明的事,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对尊师重教就有如此深刻的见解,殊不简单,值得好好继承和认真发扬。
林光如
转载自2004年10月4日香港《文汇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