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吗?我们这次有个辨论赛,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我是正方,但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请大家提供点资料,应该怎么辨论?别把马克思主义百度百科复制上来,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20:54:11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吗?我们这次有个辨论赛,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我是正方,但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请大家提供点资料,应该怎么辨论?别把马克思主义百度百科复制上来,我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吗?我们这次有个辨论赛,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我是正方,但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请大家提供点资料,应该怎么辨论?别把马克思主义百度百科复制上来,我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吗?
我们这次有个辨论赛,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我是正方,但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请大家提供点资料,应该怎么辨论?
别把马克思主义百度百科复制上来,我要知道应该怎么辨论?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吗?我们这次有个辨论赛,题目是“马克思主义是信仰”,我是正方,但对马克思主义不是很了解,所以想请大家提供点资料,应该怎么辨论?别把马克思主义百度百科复制上来,我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观察、思考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我们能够从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中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同时,他们还共同领导了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历史地落到恩格斯的肩上.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都从年老恩格斯的知识和经验的丰富宝库中得到教益”,“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选集》第3版第1卷第96、88页)可以说,从1883年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的12年间,恩格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以下通过三个方面考察恩格斯晚年思想中的理论贡献,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阶段,从而使我们进一步领会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重要贡献和发展
马克思对古代原始社会作过多方面深入的研究.他关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的评注脍炙人口.马克思为写《资本论》第三卷“地租篇”阅读大量资料时,曾被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所吸引,而一度中断《资本论》的写作去研究这种奇特的生产方式,并作了大量的摘录和笔记,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人类学研究资料.恩格斯运用马克思对古代原始社会的研究成果,在1888年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中对原书中的一个观点作了重要订正.即对“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加上了“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这样的批注.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曾对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问题作过精辟的论述.恩格斯在此基础上,于1884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人类社会两种生产作了完整的阐述.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这两种生产都是决定性的因素.社会制度同时受这两种生产的制约.这两种生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愈是低下的社会,人类自身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就愈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类自身的生产愈来愈要服从物质资料的生产.由于这两种生产始终对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两种生产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恩格斯这一思想无疑是对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如何认识这个规律,这是历来被唯心主义者弄得最混乱不堪的问题.1886年恩格斯完成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一不朽之作.恩格斯在此书中提出,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自然界发展过程中是一些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在起作用,自然界发展规律是自发实现的.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参与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受一定思想支配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这就很容易造成这么一种错觉,似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受人的主观思想支配的.主观原因是唯心主义思想家仅仅看到那些参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人们的思想动机,而没有去探究隐藏在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动因.恩格斯认为,从表面上看,社会历史发展似乎还受偶然性的支配,但实际上,“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47页)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1890—1894年间,恩格斯针对当时工人运动中和思想界出现的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甚至加以歪曲的错误,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全面阐发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作了重要补充.恩格斯坦言,在唯物史观创立的初期,由于当时反对唯心史观斗争的需要,马克思和他本人着重论述的是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但也留下了隙漏.“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为了内容方面而忽略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或歪曲.”(同上,第726页)恩格斯在这些通信中对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歪曲为庸俗的“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并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其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既有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同上,第695—696页)此外,恩格斯在1890年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提出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合力论”和1894年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提出社会发展“中轴线论”等,都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重要发展.1890年恩格斯在致保·恩斯特的信中再次强调了这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论断.“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同上,第688页)
二、对资本主义发展新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第三卷时已经看到了自由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垄断萌芽,并对垄断萌芽的特点和性质作了重要的揭示.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为马克思整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时,结合他本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现象的观察,对资本主义垄断及其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写完《资本论》第三卷之后,资本主义的“一些新的工业企业的形式发展起来了.这些形式代表着股份公司的二次方和三次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4—495页)这些企业的形式就是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列宁高度评价恩格斯观察资本主义新现象的敏锐目光,指出,恩格斯在“这里抓住了对现代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理论评价中最主要的东西,即资本主义转化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宁选集》第3版第3卷第171页)
1891年恩格斯在批判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时指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408页)恩格斯在这里讲的“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是指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不再是单个私人资本生产,而是由许多单个私人资本联合组织起来而负责的生产.这里讲的“没有了无计划性”,是指由这样单个私人资本联合起来组成的股份公司已经消除了公司范围内的无政府生产状态.这段论述是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进行深入观察与思考后,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明了资本主义正在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的趋势.恩格斯同时指出:“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和托拉斯,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53页)但是,从资本运行的形式看,股份资本已经把私人资本变为“社会资本”.这样的股份制企业已经是“社会企业”.恩格斯认为,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他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外部条件不受侵犯而建立的组织——现代国家,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它越是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家,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无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反而被推到了顶点.”(同上)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再认识的与时俱进之处,还体现在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恩格斯说,此书最初于1845年出版,那时他才24岁.因此,此书带有作者青年时代的痕迹.对此,他一点也不打算抹去,仍然决定原封不动地重新献给读者.恩格斯坦诚地指出,本书所描写的情况,至少就英国而言,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成为过去.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419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厂主越来越懂得必须节约时间和劳动.商业道德也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这时候那些低劣的谋取金钱的手段,那种打小算盘赚钱的办法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恩格斯透过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揭示了其本质,“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同上,第421页)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恩格斯1888年在美国旅行时观察美国这个民族的独特视野.恩格斯这次为期一个月的美国和加拿大旅行一共给我们留下了三份宝贵的资料.一是《美国旅行印象》;二是《美国和加拿大旅行札记》;三是《致劳拉·拉法格》的信.它们分别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和第50卷中.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恩格斯打算写一篇全面评述美国社会政治的文章.但是,恩格斯没能实现这个想法.尽管如此,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资料中看到恩格斯观察美国这个民族的睿智目光.恩格斯指出,“我们通常都以为,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而他们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它的实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好的,差不多第二天就会立即付诸实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34页)恩格斯还赞扬了美国这个民族“具有真正伟大民族的良好品质和素质”,“在他们当中蕴藏着二十世纪伟大民族的天赋”.恩格斯对美国的观察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认为这个民族由于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时代,因而才有了这些好的素质和天赋.恩格斯在1887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的序言中就谈到这个观点,“在美国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没有中世纪的废墟挡路,有史以来就已经有了17世纪孕育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389页)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美国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也不能摆脱传统对他们的影响.他指出:“我对美国人的第一个印象无论如何说明不了他们对欧洲人的民族优越性,也无论如何说明不了他们是一个崭新的、年轻的民族典型.相反地,我倒有这样的看法:他们是仍然顽固地坚持着继承下来的、在欧洲被认为是过时了的小资产阶级习惯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35页)我们从恩格斯多处关于美国民族的议论中看到,美国这个崭新的民族在其发展初期必然带有的现代与传统、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从中我们再次体会到恩格斯观察资本主义发展的锐利目光.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深刻反思与创新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制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晚年对此作了深刻的总结和进一步的思考.1895年3月,恩格斯在他生前写的最后一篇文章《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坦诚地作了自我批评.他承认,他和马克思等关于1848年革命期间革命运动的条件和进程的看法上“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达到最终的奋斗目标,“还远不能以一次重大的打击取得胜利,而不得不慢慢向前推进,在严酷顽强的斗争中夺取一个一个的阵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12、513页)恩格斯在此实际上是阐述了社会主义胜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重要思想.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思想,恩格斯晚年也有重大的创新.恩格斯认为,自从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与稳定的时期,阶级力量的对比和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政党应该根据革命形势和条件的变化及时改变斗争策略.他郑重地提出要重视和利用普选权,开展议会内外的合法斗争.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普选权对于工人阶级只是“陷阱”,只是资产阶级政府的“欺骗工具”的看法,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件新的武器——最锐利武器中的一件武器”,是工人阶级“最好的宣传手段”.恩格斯认为,“合法性”客观上对工人阶级政党是有利的.议会中一个讲坛,它可以比在集会、报刊上更有利于宣传工人政党的主张并让它广泛地深入群众.它是宣传、教育、启发、训练、组织群众,为未来革命做好充分准备的斗争手段.作为唯物辩证法大师,恩格斯在充分肯定议会斗争的作用(这是对他以往主张的重大突破)的同时,并没有把它视为工人阶级政党唯一的手段.恩格斯告诫工人政党领袖,重视利用普选权,决不是“放弃自己的革命权”.就是在《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恩格斯还批评了“现代的社会正在长入社会主义”的观点,充分体现了这位革命导师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在恩格斯看来,采取什么样的斗争形式和手段,应当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和情况来决定,不顾时间、地点和条件崇尚暴力是愚蠢的.完全放弃暴力革命,迷信“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则是危险的.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问题,在恩格斯晚年思想中强调的是两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可能性.他指出,“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同上,第216页)
恩格斯晚年还进一步探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问题,并提出重要的创新观点.这些观点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而且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正式使用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提法.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都赞成无产阶级要获得真正的统治地位,就必须打碎包括政体在内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他们认为,资产阶级镇压工人阶级的历史表明,所谓社会共和国,不过是使工人阶级遭受社会奴役的共和国.恩格斯晚年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和观察资本主义发展新现象的基础上,在这方面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提出可以借鉴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形式的卓越思想.1891年恩格斯指出,“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同上,第412页)他在1894年又一次重申,“对无产阶级来说,共和国和君主国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同上,第734页)在恩格斯晚年思想中包含着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即凡是没有争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都应当首先争取到它.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再改造民主共和国,使之成为无产阶级国家的现成政治形式.虽然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是针对欧洲工人政党而言的,但包含着这么一个深刻哲理: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从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质上说的,而在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无产阶级国家与资产阶级国家具有历史的联系和继承性.也就是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某些形式应采取扬弃的态度,而不能简单地一刀两断.上述这些卓越的论断,无疑是恩格斯晚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和发展,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